士兵便携防护罩 移动式单兵掩体获追捧
发布日期:2024-05-22
浏览次数:
士兵便携防护罩 移动式单兵掩体获追捧据《全球防卫杂志》10月号报道,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各方对各种野战工事的构筑,都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其中,最基本的单兵防护手段就是挖掘散兵坑。然而,随着弹药技术的不断进步,手工挖掘散兵坑的保护效果,已大不如前。而一款新式单兵掩体防护板的出现,给各国士兵带来希望bd半岛官网。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面临在沙地中挖掘掩体但头顶却缺乏防护的窘境。针对这一情况,法国物料公司(CNIM)适时推出了移动式单兵掩体防护板(SFC),并获得了各国野战部队的追捧。
这款新颖的战场防护装备由两片拱形玻璃纤维板组成,每片长1.35米,宽0.61米,重量17公斤,方便士兵随身携带。板内附有6条抗压条状套件。在实际运用中,需要首先挖掘一条1.83米长、0.61米宽,将防护板放入后,再于上方嵌入条状钢板将其固定,即形成可容纳一人的临时掩体。为增强防御力,其上还可堆放沙袋或最多60厘米厚的土方,以抵挡弹片与冲击波的伤害。
除了供单兵使用,这种装备亦具有扩展为双人掩体的潜力。也就是将防护板放置在壕沟中充当掩蔽部,然后在其两端各挖一个散兵坑。一旦遭遇敌大规模炮击,士兵可进入掩蔽部暂避,待炮击结束后再回到散兵坑中继续作战。
因为重量轻又可重叠堆放,移动式单兵掩体防护板通常由车辆运送到前线,再由士兵分头搬运至各自的战术位置。如果遇到土质不良或沙地,它就格外有用武之地。战斗结束后,部队可将防护板留在原地等待回收,自己先行出发展开下一阶段任务。
随着攻坚火力的不断增强,通常意义上的碉堡在现代战争中已基本丧失作用。相比之下,临时挖掘的散兵坑反而具有一定生存能力,再搭配上这种便携式“防护罩”,可谓如虎添翼、攻防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