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录

注册账号 |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登录
49套设备全天候“站岗” 各区(市)主汛期这样加强防汛

  49套设备全天候“站岗” 各区(市)主汛期这样加强防汛7月,成都进入主汛期,“暴雨暴晴”“旱涝急转”“大风雷电”等天气增多,洪涝和地质灾害风险明显升高。围绕扎实做好防汛减灾工作,各区(市)加强县河道监测预警、人员巡查值守、临灾处置机制等防汛备汛、地灾防治工作。

  都江堰市马祖社区范家桥至马祖寺桥沿河两岸,5公里长的防护栏上,沿途都设置了“禁止下河,注意安全”的警示标语,为了准确掌握河流涨水情况,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沿河进行丈量巡查;应急救援队伍技能演练中,根据预案,从人员到机械,都一一“上阵”,以便在出现险情时可以迅速反应……

  记者从都江堰市了解到,该市将河流涉水区域安全隐患排查作为汛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市级领导包镇街、镇街包社区、社区包组、干部包户”的多级包保责任体系,压紧压实防汛安全责任;应急、规自、水务等部门密集开展自然灾害联合巡查,并分别针对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江河险工险段制定了应急预案,实现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一处一预案”。

  都江堰境内水网密布,河流纵横,加大了防汛难度。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都江堰市强调用好网络手段,加强地灾隐患点、野游景点等巡查排查和安全监管,聚焦文旅项目、在建工地等场所,动态更新市民、游客、从业人员“三本账”,持续开展“四清”行动,加强联合演练,建立上下游雨情水情共享机制,刚性落实“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将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

  “标识标牌一定要清晰醒目,让市民容易看见。”今日,邛崃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和临邛街道工作人员一起,对䢺江河沿河标识标牌和救援设施进行巡查更新。

  汛期已至,连日来,邛崃市全力做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我们严密做好监测预报预警,由气象、水务、应急、规自等部门组成专班,综合上游芦山、名山等5个区县雨水情信息,加强会商研判,加密短临预报,‘点球式’传达预警信息,确保防汛责任人喊醒、叫应。同时,明确山洪灾害危险区1、3、6小时雨量预警指标,并设立山溪沟观察哨,严格执行撤离临界条件。”邛崃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做好预警工作外,记者了解到,邛崃市还动态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实行“风险区+隐患点”双控管理。“目前,我们持续对山洪灾害危险区、10座小型水库、4个非景区‘网红打卡点’、3个涉水在建工程、2个河心洲岛,以及临水临崖路段、河谷低洼地带等重点点位开展动态排查。”邛崃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邛崃市坚决落实避险转移措施,设立53个安全屋,实行包户责任人AB岗制度,设定夜间、“三断”等极端特殊情况下的转移路线,加强受威胁群众和老、弱等特殊人群安全度汛管理,刚性执行“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清河”行动也持续进行,邛崃市加强14个镇街和村(社区)干支流信息联动,“网格化”分片区、分河流、分段式开展巡河,做到“上游吹哨、下游开跑”,确保及时劝离临河人员。

  “看这黑压压的云层,山里怕又要下雨。”以往,一察觉到雨情,崇州市沿山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专职监测员就格外忙碌,要到山区四处排查巡检,工作量非常大。如今,工作人员多了一个好帮手——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设备。

  它成为沿山地区的科技哨兵,24小时不眨眼,严密监测山区的动态bd半岛。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设备由一台裂缝计、一台雨量监测计和一台预警广播组合而成。当设置的雨量达到设定临界值(阈值)时,信息就会传送至预警系统,预警系统便会通过广播提醒周边住户。

  目前,崇州市在道明镇、街子镇、文井江镇、怀远镇四个沿山镇共安装有49套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设备,实施24小时监测,助力实现地灾提前预警、群众提前避让,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红旗村地质灾害隐患点专职监测员陈建国告诉记者:“这里背靠丘陵,汛期容易发生滑坡。汛期基本上我们每天都会来巡查,确保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控制、早预防。遇到有风险提示或预警,我们会立即组织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

  进入汛期,崇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奔波在崇州各隐患点,查看地质状况和变化情况,排查安全隐患风险。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袁弘 李柯雨 粟新林 供图 受访区(市)县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王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