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录

注册账号 |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登录
安全操作规程十篇

  安全操作规程十篇1.起重作业司机、指挥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证,并按规定定期进行复训;使用遥控器操作行车员工必须经公司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作业;实习人员不得独立操作;

  在进行起重作业时,如有到起重机失控时应立即按下急停开关或切断起重机电源,发生起重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快速上报主管部门负责人处理。

  1.每天第一次起吊前认真检查点检,确保吊钩、滑轮、钢丝绳、、制动器、限位器、急停开关等正常有效,严禁带病作业;涉及登高应做好登高防护;

  2.起吊时,作业人员应与起吊重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通过口哨、电铃等提醒周边员工注意,先行吊离地面0.5米试吊,确认稳妥可靠后才能继续起吊;

  1.吊运过程中严格执行起重“十不吊”,优先使用非接触工具,禁止手扶钢丝绳或在下方扶吊物,防止卷入、压伤;起吊工件掉落、倾倒覆盖范围内严禁有人;

  2.多人协同起重吊运要指定一人负责指挥,交底清楚,统一信号;其他人员严格按指挥者的命令或信号作业。如遇操作者看不清指挥者的手势时,应设中转助手,准确传递信号,但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车信号,都应立即停车;

  3.用两台或多台行车吊运同一物件时,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各台行车的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行车所承受的载荷不得超过各自的额定起重能力,严禁擅自用两台或多台行车吊运同一物件;

  4.合理规划吊运路线,吊运时要缓慢、平稳,与周边人员保持安全距离,严禁从员工上方经过,吊运高度一般控制在1.5米以下,遇障碍物时,升高至高出障碍物0.5米高度,通过后再下降高度;

  6.行车运行中发生突然停电,驾驶室操作时必须将所有控制手柄放置“零”位,遥控操作时关闭启动电源;起重件未放下或索具未脱钩,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测试行车动作是否都正常;

  7.行车操作时,手柄应先从“零”位逐级开动,不可将手柄从正转位置直接转到反转位置;当吊钩接近上升限位器,大、小车临近终端或与邻近行车相遇时,应减速慢行;

  10. 露天行车遇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工作,夹轨器应夹紧并用地锚拉紧,切断电源,车轮前后应塞垫块卡牢;日常下班不用时,也应做好固定措施;

  12. 门式起重机行驶时注意检查轨道上有无障碍物,确保畅通;同时开启声光警示,防止有人靠近;

  13. 用永磁吸铁吊运钢板前,需清除钢板表面杂物,单台吊或多台组合吊时,必须找好重物的重心,吊运钢板时其倾斜度不得超过10度,吊运长于10米的钢板,其两端高度差不大于1米。磁吊在连续频次超过140次时,应停止工作15分钟,磁吊不用时,必须附在平整的钢板上,两对凸轮须处于磁路闭合位置,室外存放应有防潮、防尘措施,定期在四只顶杆与配合部位加润滑油;

  14. 货车装卸货物时,禁止外部司机参与起重作业,从上至下分层卸货、使用木塞阻挡滚动,吊物挂好后,人员必须由登高梯离开车厢才能进行起吊作业,同时作业人员禁止站在车厢边缘或危险区域。

  1. 吊运完成工件摆放整齐、稳妥、不超出料架高度,不得在安全通道、动力管线上堆放物件;对容易滑动、滚动的物件要用斜塞垫实;

  第二条 认真执行岗位安全操作细则,防止刀伤、碰伤、棒伤、砸伤、烫伤、踩膜跌倒及身体被卷入转动设备等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第三条 开机前,必须全面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对转动设备,应确认无卡死现象、安全保护设施完好、无缺相漏电等相关条件,并确认无人在设备作业,方能启动运转。启动后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

  第四条 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禁止无证操作。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开机时必须注意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挂上故障牌。吊机操作者作业时要避开重物,禁止乱摔、乱碰斜吊重物等野蛮操作。

  第六条 按章作业,有权拒绝上级或其他部门的违章指令,并可在向直接上级报告无效后越级向上反映。

  编制检修计划时应包括检修安全措施,检修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源识别,办理检修作业票。具有二人以上参与的检修项目,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

  4.1.1、检修人员应熟悉工作中可能碰到的酸、碱和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性质,避免发生灼伤、燃烧、爆炸和中毒事故。检修前应办理相关检修票证。

  4.1.2、检修人员应知道消防沙池、救生水池、防毒面具、消防栓、灭火器、沐浴间的位置,并能正确的使用。

  4.1.3、检修人员在维修基础设施期间,应随时清理地上的油污,以免使人滑倒跌伤,并对维修中产生的含油棉纱等废弃物进行收集,至检修结束后按《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4.1.5、待检修的设备在检修以前应由电仪班负责切断电源,然后接上地线,根据情况如有必要应切断机器的传动部分,取下保险开关并挂上标识牌。

  4.1.7、待检修的机器设备,如果不断电源或未降低压力,或未将酸、碱和易燃、易爆、有毒介质放净时,绝对禁止进行维修。

  4.1.8、在有易燃、易爆现场动火时,必须先在工作地点进行易燃物的分析,取得“安全动火证',经车间主任、安全科的签批同意后,方能作业。

  4.1.9、当使用蒸汽吹净或加热时,输送蒸汽用的橡胶管应该用卡子固定在蒸汽的接口管上,不能使用铁丝或绳子来捆扎,防止蒸汽烫伤。

  4.1.11、钳工在检修时不要触及电动机有电的部分,以及电缆和照明线、使用电动工具时,维修人员不得戴线手套作业,电动工具外壳应良好接地。

  4.1.17、检修时拆开的地板,下班前应完好复原,如一时不便装上,要在四周上栏杆,防止行人陷落。

  4.1.18、当机器设备检修完后,应将所有在检修时拆下的安全装置恢复原状,并按照规程进行试压、试漏、安全校验,试仪表和联锁的灵敏度,然后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

  4.1.19、外协检修项目验收必须由检修单位、使用单位,并有设备部、生产部等部门共同验收。对有防爆要求的场合,不得降低防爆等级标准。

  4.1.20、检修完后应拆除脚手架、临时电气线路、警告牌和标志,搬走检修用的机具,清理设备、屋顶上、地面上的杂物垃圾,达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4.1.21、在检修过程前、中、后所产生、收集的废液、废气、废固体必须按《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和《环境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检修人员要对检修项目进行检查和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识别,符合危险作业的项目办理审批手续;检修前准备工作符合检修要求方可进行检修。

  AB类设备、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设施的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设备检修,除上款外,还需确认《基础设施检修联系单》及相关作业票证后,方可检修作业。

  凡槽罐、设备、管线检修,要在已切断的物料、管道、阀门上悬挂警告牌。进入内部检修,要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证》。

  在受限空间、容器内及不通风处作业,应采取临时通风措施,或使用空气呼吸器等,并设专人监护确保作业安全。

  设备内检修必须有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由有经验的人担任,必须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并与检修人员保持有效联络。

  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可能危害检修人员时,必须立即撤出设备。再次检修时必须重新办理相关作业票证。

  4.2.12计划停车检修期间,各级基础设施管理人员,应对检修现场进行检查并填写《设备设施检修现场检查及问题整改记录表》,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维修人员进行整改。

  检修竣工后,检修部门要细致检查,切勿将工具器材等忘掉在机械设备内,并将搭设的工作架台、拉设的临时电源全部拆除,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2)检修移交验收前,不得拆除悬挂的警示牌和开启切断的物料、管道阀门。经验收后,对检修前所堵设的盲板和切断的管线等要责成专人检查处理。

  3)竣工验收时,生产和检修双方负责人当场检查质量是否全部符合检修标准,安全装置是否恢复齐全。

  钳工是一种重要的机械制造工种,主要是手持工具对夹紧在钳工工作台虎钳上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其基本操作可分为辅操作、切削性操作、装配性操作以及维修性操作。钳工是一种比较复杂、细微、工艺要求较高的工作。目前虽然已经有多种先进的加工方法得到应用,但是由于钳工具有的工具简单、方法灵活、操作方便以及适应范围广的特点,在许多工作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钳工操作的劳动强大较大、生产效率较低、对钳工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等缺点。

  钳工分为普通钳工、机修钳工、工具钳工和装配钳工,机修钳工作为钳工的一种,所以在工作时要遵守一般钳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登高作业时要遵守高处作业相关规定,工作前要检查梯子、脚手架等是否坚固牢靠,操作工具要放在工具袋里,系好安全带,并做好防滑措施。

  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要符合相关安全规定,Ⅰ类工具要使用绝缘手套,站在绝缘干燥的场地上或者使用漏电保护器,在金属器内及潮湿、狭窄环境内工作;Ⅱ类工具要配用安全隔离变压器或配用漏电保护器。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每隔3个月应送交有关责任电工检查登记备案。

  钳工工作人员只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加工前清理毛坯等的准备工作,单件零件的修配性加工;零件装配时的钻孔、铰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等;加工刮削或研磨机器等精密零件;零件装配时的配合修整;机器的组装、试车、调整和维修等)工作,当电线路或电动工具、电气插头、插座有故障时,应该交给电工维修,自己不能擅自修理。

  工作时要注意周围人员以及自身的安全,防止因挥动工具、工具脱落、工件及铁屑飞溅造成伤害;当两个人以上一起工作时要注意协调配合。

  钳工工作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水平比较高,因此工作前,机修钳工要熟悉钳工的工作范围和量具(尝使用的量具有钢直尺、内外卡钳及塞尺、游标读数量具、螺旋测微量具等)的具体使用,即使有新人上岗,也应该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由师傅带领;机修钳工工作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品,不能擅自使用陌生的机床、量具等。

  检查所使用的量具,看钢直尺、内外卡钳及塞尺等工具是否牢固可靠,有没有损裂等不合格的痕迹,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工具。

  机修钳工的工作对象一般是大型通电设备,人是导体,因此在进行维护机械前,要确保电源、气源已经切断,必要时,应在电源和气源的开关处悬挂“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对开关箱上锁或派人监护。

  要事先确定整理好工作场地,把所有的障碍物清除,清除铁屑时不能用手拉和嘴吹,应该使用所规定的的工具。

  凿、铲工件及清理毛刺时,严禁对着他人工作,并戴好防护镜,防止铁削飞出伤人;使用手锤时禁止戴手套,不准用扳手、锉刀等工具代替手锤敲打物件,不准用嘴吹或手摸铁削,以防伤害眼和手,刮剔的工件不得有凸起凹出时和毛刺;用台钳夹持工件时,钳口不能超过最大行程的2/3;钻小工件时,必须用夹具进行固定,不能用手拿着工件进行钻孔;使用扳手紧固螺丝时,应该检查扳手和螺丝有没有裂纹或损坏,在紧固时不能用过猛的力气或用手锤敲打扳手;使用手提砂轮前,要认真检查砂轮片是否有裂纹,防护罩是否完好,电线是否有磨损,是否漏电,运转是否良好,用完后要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防止砂轮片接触地面或者其他物品。

  在拆除和安装齿轮箱的箱盖等侧面机件时,要注意操作螺丝的顺序:拆除时要先操作下部的螺丝,安装时应先操作上部的螺丝;当机件的垂心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时,拆除时要先操作远离垂心的螺丝,安装时应先操作较近于垂心的螺丝,目的是避免弹簧崩出伤到工作人员。

  机械设备上的零件一般比较零散、数量较多,所以操作工人应尽量把拆卸的零件按照相关规定安防,避免随手乱丢弃的现象,以免影响之后的工作效率。

  当用人力转动机件时要遵守起重工、搬运工的安全操作规程,事前要配备好人员,并协调好人员间的相互合作。抬轴杆、螺杆、管子和大梁等一些列的动作要稳起稳放,稳步前进。

  铲刮设备或机床导轨面时,工件底部要垫平稳,用千斤顶时下面要垫枕木,以确保安全;刮研操作时,被刮工件必须稳固,不得串支;校准工具时必须装有固定提手环和吊环,不准一个人搬动较大或较重的校准工具;两个人以上操作同一个工件时,一定要注意刮刀的方向,不准对人操作;搬运工件和校准工具时,要统一行动,步伐一致,往复研合时手指不准伸向吻合错动面或有危险的地方。

  当清洗机械的零件时,严禁吸烟、打火或进行其他的明火作业;不能用汽油清洗零件,擦洗设备或地面的废油要倒在指定容器内,定期回收,不能为了节省时间而倒入下水道,以污染周围的环境。

  当温度降到40度以下时,才可以修理容器设备必要时,还应有通风设备和专人监护;检查有毒、易燃的容器或设备时,应严格清洗和通风;修理大型高处作业时要把上面的油污擦洗干净并做好防滑措施,禁止站在圆型或斜度大于20度的突出部位,当角度大于20度时,要搭脚手架或用梯子进行工作。

  设备试车要按照单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机器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在没有安装好之前,不能进行试车和移交进入生产状;设备检修完毕后应检查所带的工具是否已经齐全,在确认没有遗留在设备里前提下,方可启动机床进行试车,试车工作人员要随时注意各种仪表,声响一旦发现异常应该立即停车。

  检查修中不能把手伸入到齿轮箱内,摸滑动面和转动部位不能用手指找正对孔和试探螺纹孔;不能用锤打击淬火部件,而要用铜锤或铜棒进行敲打。

  工作地点要时刻保持洁净,避免地上有油液污水等液体,目的是防止工作人员滑倒摔伤;工作后应清理用过的棉纱、油纸等。

  任何工作都应贯彻“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大型机械制造业尤其如此。经过本研究的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机修钳工的工作人员应该熟悉机修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和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意识,在维护和管理机械设备时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不论是在工作前,还是工作中,都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高效率地完成作业,为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提高机械制造业的综合效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

  3、把要蒸的食品放入专用的托盘内放入蒸箱里,然后关好蒸箱门,要立即按动电源开关,其他人一律不准擅自操作。

  4、待食品蒸熟后,要立即关掉开关,待2分钟后方可打开蒸箱门,开门时身体一定要距离箱门一尺远,防止被蒸汽熏伤。

  4、把要蒸的食品用专用的托盘内放入蒸箱里,关上蒸箱门,检查一下是否关严,然后逆时针扭动红色阀门给气。

  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明显凝块、血液颜色有无异常、有无溶血等。

  3、 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得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形,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5、 至患者床边输血时,再次核对前述内容,呼唤患者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输血报告单不能确认患者,就需要与其近亲属共同进行确认,或确认患者手腕上的标识(如果有时)。

  6、 核对及检查无误后,两名签字,遵照医嘱,将血液轻轻混匀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患者。

  7、 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如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应用生理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在输注另外一袋血液。

  8、 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的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0滴,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临床医师,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若无不良反应,输血完毕后将输血器材毁形消毒处理。

  9、 若疑为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临床医师和输血科,进行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核对、检查,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封存送检。

  血液为特殊制品,如不立即输注,应及时送回输血科保存,不能保存在临床科室,血液出库30分钟不能退回。血液一经开封,不能退换。

  工程训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工程素质与工程创新能力。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学生综合工程素质的重要内涵之一,培养学生综合工程素质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我们对工程训练的对象及训练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工程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安全第一”的工程意识,确保每一个学生安全顺利地完成训练任务,并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后的独立工作、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内涵,我校工程训练中心“机、电、管”各工种实习模块齐全,具备真实的工程背景,建立了“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模块化,综合工艺与创新训练项目化”的工程训练体系。学生在整个工程训练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实践教学内容以及遵循的安全操作规程与实际企业基本相同。但是,工程训练作为一项教学活动,承担的主要是教学任务而不是生产任务,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学生而不是工人,因此,它与企业生产存在着较大区别,其特点主要如下。

  工程训练教学的对象是好学好动、勇于大胆实践的青年学生。绝大多数学生既没有任何有关实习生产的相关经验和基本技能,也没有经历过任何岗位培训,其实践过程属于在实训教师指导下的无资质操作。他们对生产设备及现代加工业阅历浅,适应性差,缺乏各类仪器设备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他人免受伤害的意识不强,甚至有些学生由于逆反心理的存在,过于自信,不听从老师的指导,违反操作规程[1,2]。总之,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尤其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工程训练中的安全教育。

  本科生工程训练的主要内容为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它包括机械加工技术训练(车工、铣工、钳工等)、材料成型与热处理技术训练(铸造、锻压、钣焊、热处理等)、现代制造技术训练(数控加工、特种加工、3D打印等)和项目化综合工艺与创新训练(工业产品R901飞锤φ6孔和φ8孔夹具测绘与创新设计制作、功能型自行车创意设计制作、消失模铸造创意设计制作等)等训练内容。涵盖了基本制造技术的各个工种,涉及各类多样的训练及生产设备。工程训练与实际生产非常接近,需要实际操作工厂设备,而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生产实际,不熟悉设备、操作不够灵活、缺乏安全意识或不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等原因,出现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必然存在[3]。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各工种具体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视,工程训练教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程训练的教学理念、体系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程训练的外延不断拓展,例如训练形式多种多样,面向专业更加广阔;训练内涵进一步提升,例如真实的工程背景,项目化的综合创新设计制作训练等。因此,工程训练的规模不断扩大,具体表现在:参加工程训练学生的专业面不断扩大,人数迅速增加,并且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类别多,训练内容、周期不尽相同。例如,非机类学生训练时间一般为1~2周,近机类学生训练时间一般为2~3周,机类学生训练时间一般为4~5周。在工程训练过程中,1名教师通常要同时负责对多名学生在多台设备上的指导,对学生独立操作机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对机床性能不熟悉和操作熟练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必然存在因操作失误而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使得安全管理的难度更大[2]。因此,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必须进行全面有效的安全教育,确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对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针对没有接受过任何岗位培训、缺乏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学生,工程训练中必须有效的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常规化”的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牢固地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工作必须全面贯穿于整个工程训练的始终。

  安全意识就是指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也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人的安全意识的树立对生产活动、安全操作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安全是一切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bd半岛·体育,是所有工作发展的基础。安全事故常常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受人的安全意识所影响,因此,安全意识对安全生产有着决定性作用。从国内外发生过的众多生产事故来看,部分企业的安全工作整体上并不是很差,安全投入也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而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个别职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引发的不安全行为。例如某个员工的一根香烟,一个小失误,一次小违规,却引发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造身伤害,财产损失[4]。所以,树立安全意识,杜绝不安全行为,对于刚工作的青年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意识是工程意识的重要内涵之一,工程意识的培养要以安全意识为先。我校对参加工程训练的学生都集中开设了工程训练导论课,该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安全第一”的工程意识。首先,给学生播放相关安全事故的经典视频资料,通过视觉、听觉让学生内心深处受到深深地震撼,使学生清晰了解安全事故后果的严重性,明确知道安全操作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安全第一”的工程意识[2]。其次,给学生集中讲解“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学生守则”等工程训练中心相关训练安全、训练纪律的管理制度和规定。使学生真正懂得安全制度和规定的提出都是基于潜在的安全隐患,甚至都是基于很多血淋淋的安全事故而制定的,它不但不是形式主义,而是真正与生命攸关的大问题。同时,教育学生安全更是一种责任,安全的责任重于天,个体的安全对于社会、企业、家庭和自身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从事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考虑其安全性,寻找可能的安全隐患,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整个工程训练过程中积极主动,自我约束,自我重视,真正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正确工程意识。

  各工种现场操作训练往往具有自身特有的安全问题,学生被分配到各工种教学现场后,各工种指导教师针对本工种的特点,现场对学生进行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例如:针对车床、铣床、钻床等主轴高速旋转带动刀具切削金属的设备,绝对不允许带手套操作,因为高速旋转的刀具极易将手套绞入,造成重大工伤。针对焊接、锻压、热处理及铸造熔炼浇注等在高温下操作的工种,必须带手套操作,避免将手烫伤。指导教师结合生动鲜活的例子讲解安全知识与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使学生在训练前,就对将要面对的实践操作有一个较为生动真切的认识。通过讲解安全知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事实上掌握越多的安全知识,对实际操作训练的驾驭能力就越强,出现操作失误的概率也会越小;通过典型安全事故实例分析与教育,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内涵和意义,并自觉的严格遵守执行,努力使学生实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5],更加牢固的建立起良好的职业安全意识。

  学生接受工种有针对性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后,各个工种指导教师询问学生是否理解、掌握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如果有部分学生未能理解,指导教师必须重新讲解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直到每个学生都掌握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后,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实名签名确认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的有效性。通过学生安全教育实名确认制的实施,一方面可以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性,不放过任何一个因各种原因未能掌握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的学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严肃性,让学生明白安全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安全操作容不得半点疏忽,让学生深刻理解“安全事故无大小”,人人都要“铭于心、践于行”。

  (1)安全标识张贴。中心始终重视安全文化环境建设,在各教学场所,专门制作了提示安全的醒目标识,如强电类控制柜,制作了醒目的防触电标识,电火花机床防护罩四周都张贴有醒目的“高压危险,加工中禁止碰触电极”等标识,旋转机械设备都贴有醒目的“防止机械伤人”醒目标识等。(2)安全提示展板上墙。中心所有相关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在各工种的醒目位置制作了展板并上墙,提醒学生注意安全[6]。

  指导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的安全负责,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集中精力搞好教学,为学生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在学生的具体操作中,指导教师发现任何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都要随时进行指导,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指导教师要时时讲安全,刻刻讲安全,言行举止为人师表,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充分发挥安全文化教育人、塑造人、规范人的功能。

  电力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传输和使用同时完成,一旦发生事故,将影响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并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坏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习惯性违章是操作中的痼疾,防止误操作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电气运行的误操作是造成电气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电气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旦误操作,就会发生严重的、不可逆的安全事故,轻者损坏电气设备,降低供电的可靠性,严重的误操作可能导致现场操作人员伤亡。长期以来,为防止误操作,人们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电气误操作事故依然不断发生,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很大损失。

  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要求电气运行人员具有丰富的电气运行知识,熟悉电气设备和电气系统,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掌握电气日常操作和事故处理。如果运行人员技术素质不高,对所操作的设备不了解,使用错误的操作票或当操作发生异常时还盲目继续,这样往往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违章操作,是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根本原因,运行人员习惯性违章有以下几种表现:

  操作过程中不认真执行电气复诵唱票制度,不核对名称编号,监护制度流于形式,很多时候监护人参与操作,不履行各自的职责;

  监护人、班长、值长不认真审核操作票,不按操作票顺序操作,图省时、省事、省力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

  《安规》规定,电气运行人员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当人的精神状态较差、情绪不佳、身体疲劳、思想意识模糊时,就极易发生不安全现象。如听错命令,误解操作内容,看错设备名称,走错间隔,操作中监护人和操作人精神不集中等,这些都成为电气误操作的危险因素。

  防误闭锁装置是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强制性技术措施,当人为的因素造成失误时,只要有完善可靠的防误闭锁装置,也可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目前使用的防误闭锁装置多为机械式程序锁、电磁锁和微机闭锁装置。部分产品制造质量和安装调试质量不良,很容易造成装置卡涩、失灵等故障,给操作、事故处理带来不便,只能解锁,从而为误操作打开最后一道防线。

  大量的电气误操作事故表明,人身触电伤亡和电气设备事故,往往与电气工作人员不遵守安全工作规程有关,任何一个违反安全规程的误操作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通过对造成误操作的危险因素分析,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减少和避免误操作的发生:

  严格按照《安规》操作,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能有效减少并避免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严格执行电力系统的“两票三制”,集团公司的“三三二五制”、《反违章禁令》、“五想干”等条例。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运行人员的电气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加强对新员工的技术素质的培训。随着电力系统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使用,运行人员除了进行新设备、新技术的原理性能等理论知识的培训,在倒闸操作方面对容易出事故的操作步骤进行事故预演或事故预想,避免因运行人员业务不熟悉,造成的误操作事故。

  健全各种规程、制度。如果技术规程不完善,技术规程与现场实际不相符等都可能导致误操作的发生。如果各种规章制度如操作监护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交制度不健全,会使运行人员在工作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必将导致误操作的发生。因此,不断完善各种技术规程,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防止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保持良好精神状态。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中规定“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关心运行人员的生活,营造良好的班组工作氛围,使运行人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坚决杜绝漏项操作、颠倒操作,操作前检查不到位、监护不到位等违章行为。在操作中做到“重视一伸手”,一停二看三想。一停,就是要求找对位置,不走错间隔。二看,要求运行人员对操作的设备进行“三核对”,核对设备位置,核对设备双重编号,核对设备的状态。三想,操作前想一想;操作中出现问题想一想,弄明白了再操作,切忌带着疑问和问题操作;操作后想一想。

  制订严格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奖优罚劣,对习惯性违章屡教不改的要重罚。对于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时纠正习惯性违章以身作则的人员要进行适当的奖励。

  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操作人员思想教育。电气运行人员是电气倒闸操作的直接执行者,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是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根本和基础。如举办“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安全月活动,开展安全漫画、安全警句征集、事故预想等,进一步提高职工安全责任心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必须从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两方面严格把关,只要电气运行人员以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电气操作,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消除侥幸心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心中有安全、操作要安全,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就能得到有效的预防。

  油田生产过程连续性强,生产过程中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物质具有潜在危险,生产过程相对复杂,被控对象(如油井、计转站等)分布广,相互影响以及一些人为因素,一旦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将会造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大量的统计研究表明,事故的发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一起人员伤亡事故的后面都伴随着几千次的违章操作行为。可以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以及生产场所环境不良等方面。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最终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要从人的因素抓起,重点抓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削减和控制。

  生产经营过程和人的行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出现各种“异常”而导致事故。作业标准化就是通过对作业过程的操作程序和作业动作进行分解,筛选出安全、经济、优化的操作程序、作业动作、作业组织程序等,把它们标准化,并严格执行,这样可克服因随意性而导致的事故。推行作业标准化具有如下意义:

  人的不安全行为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最终多数都可归结为错误的操作。由于每个人所受的教育训练、工作经历、技术水平等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造成失误的原因也各异。为了减少操作方法与程序的标准,即作业标准。由于作业标准是经验和科学的总结,体现了安全、舒适、优质、高效的客观规律,因此只要按照它进行作业就能有效地防止错误操作。

  标准化是以制定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指导标准化的方法应用于管理领域,通过制定和贯彻管理标准,使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各环节、各要素达到有机、合理的配合,使管理定量化、科学化,这就是管理的标准化。在管理标准化基础上,以各种岗位工作标准化为依据,从组织行为角度,确定组织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并用于约束、指导和激励生产经营单位人员的行,就是管理的规范化。无论是管理的标准化,还是管理的规范化都是以岗位工作标准为依据的,所以要实现管理的规范化,首先必须实现各生产过程作业的标准化。

  作业标准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化,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对消除或防止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因素进行了限制性的规定,但一般都并不指明保证安全的具体做法。但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主要是解决“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问题,而“怎么干、先干什么、正常情况下怎么做,特殊情况下怎么做”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具体作业程序来回答。如果从宏到微观的思想方法来说明,就是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对安全的规定是针对较一般性的,相对较宏观的。对于作业过程比较具体程序方法只能通过作业标准来加以补充和完善。所以作业标准属于更微观层次的安全规定。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过程有很多随机的因素,条件千变万化,有时现有的规章制度与所处的条件差别很大而不适用,这时就必须以作业标准作为依据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作业标准又是规章制度的基础。

  岗位安全作业标准化是以“人”为管理对象的标准。它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规定从事工作岗位上的人应承担的任务和职责,以及完成该项任务的作业程序和方法,具体规定每个操作人员在完成该项作业中的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通过组织实施,以最佳的作业条件、作业质量、作业效率,达到安全、迅速、高效的作业效果。作业标准化的推行,需要经过以下六个过程:

  制定标准是推行作业标准化的前提,而统一规定标准内容,则是制定标准、推行标准化作业的关键。为使企业各种相同的作业(工作),统一按一个先进、合理的标准执行,必须针对企业内的各类岗位或作业制定标准。

  目前,在一些石油企业应用的作业标准体系文件称为“标准作业程序”,即操作、作业标准。标准作业程序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对生产工艺、作业状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并对作业的过程和动作进行分解,根据有关规章制度、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以保护人身与设施安全及提高生产效率为出发点,对作业过程和动作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排列出优化的作业步骤,从而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的作业效果。

  标准作业程序必须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且覆盖岗位的全部工作和全部操作,满足现场的实际需要,结构完整,内容详实。当岗位生产工艺、设备设施、操作方法、管理制度、劳动组织发生变化,通过相应的管理机制,及时更新标准作业程序。

  以《标准作业程序》为主要培训内容,突出“说、教、练、议、考”五个环节,坚持“干什么、学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标准化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

  首先是必须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法律法规中有很多关于安全生产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建筑施工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工作指南和行为规范,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

  其次是必须掌握有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建筑施工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安全生产过程的危险源也非常多,对任何一个危险源未进行识别和评价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从业人员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活动的具体操作者,必须掌握与生产有关的安全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本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三是必须掌握有关的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在可能导致从业人员生命危险的紧急情况下,从业人员应当了解掌握有关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

  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主要是以部门令的形式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制定了一些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包括地方性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等。对这些规章制度,从业人员应当了解和掌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了许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具体化,是从业人员工作的准则、行动的指南,从业人员应当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以便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是整个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切实抓好每个工作岗位的安全,才能确保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岗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操作技能,降低每个岗位的事故发生率。

  要达到以上要求,就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与培训,这也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从目前建筑业的人员素质来看,在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80%以上来自农村,其素质和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因此,如何抓好全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以进一步提高行业职工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业务素质,就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开展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管理的角度,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多个领域和部门,从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本身的角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贯穿了计划、实施、评估(检查)、改进等几个子过程的PDCA循环系统。该系统的流程图如下:

  建筑施工企业在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时必须确定安全培训的指导思想,这是企业开展安全培训的总的指导理念,也是主动与否开展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的关键,只有确定了具体的指导思想才能有规划的开展安全教育的各项工作,这也是实现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基础工作之一。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改进等诸多环节,只有确定了与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相一致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指导思想才能实现企业安全教育系统的PDCA循环,才能确保安全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有效运行,在保证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的有效性的前提下,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才能得以顺利的实现。

  确定了与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一致的安全培训指导思想后,企业必须依据年度承接任务的情况编制企业的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主要的内容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3、建筑施工主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同行业或本企业历史事故的培训;

  内容确定后,应确定培训的对象和时间,一般来说,培训对象方面主要分为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般性操作工人;培训的时间可分为定期(如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的年度培训)和不定期培训(如一般性操作工人的安全基础知识培训、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分阶段的危险源专项培训等)。

  培训的内容、对象和时间确定后,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还应对培训的经费作出概算,这也是确保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实施的物质保障。

  目前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讲,学员听,如果是对于管理人员,一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有的同志在某些问题上的见解,不一定不如某些教师,因此,应积极研究和推广交互式教学等现代培训方法。从培训手段看,目前多数还是一张讲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的不太普遍。从解决行业内较大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看,采取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大范围开展培训势在必行。

  特别是对于一般性操作工人的安全基础知识培训方面,应遵循易懂、易记、易操作、趣味性的原则,建议采用发放图文并茂的安全知识小手册,播放安全教育多媒体教程的方式增加培训效果。

  安全教育多媒体教程可采用计算机和投影相结合的方式在工人进场时进行;内容应以声、像、动画相结合的为主要体现模式,安全教育多媒体教程一般框架内容如下:

  通过采用多媒体教育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使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寓教于乐,针对一般性操作工人的特殊情况,取得最大的培训效果。

  现场的技能专项教育与培训适用于专门的工种,如井架、龙门架操作人员的培训、特殊工种人员培训等。

  另外,班组班前活动作为安全教育与培训的重要补充,应予以充分重视,班组成员通过了解当日存在的危险源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并作为自己在施工时的指南,当天作业完后由班组长牵头对所属工人进行安全施工安全讲评。

  项目危险源的识别与分阶段专项安全教育是搞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关键的一个环节。分阶段的专项培训主要按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作业活动)来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基础阶段、主体阶段、装饰装修阶段、退场阶段,首先在工程开工前针对作业流程和分类对整个项目涉及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制定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方案和一般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针对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的分布制定培训计划。项目危险源的识别与分阶段专项安全教育一般流程如下:

  考核是评价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依据考核结果,可以评定员工接受培训的认知的程度和采用的教育与培训方式的适宜程度,也是改进安全与培训效果的重要输入信息。

  书面形式开卷,适宜普及性培训的考核,如针对一般性操作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书面形式闭卷,适宜专业性较强的培训,如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的年度考核。计算机联考,将试卷用计算机程序编制好,并放在企业局域网上,公司管理人员或特殊工种人员可以通过在本地网或通过远程登陆的方式在计算机上答题,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公司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

  培训档案的管理是安全教育与培训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培训档案,在整体上对培训的人员的安全素质作必要的跟踪和综合评估,在招收员工时可以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比对的结果可以作为是否录用或发放安全上岗证的重要依据。培训档案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管理,并通过该程序完成以下功能:个人培训档案录入、个人培训档案查询、个人安全素质评价、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综合评价。

  开展安全培训效果的评估的目的在于为改进安全教育与培训的诸多环节提供信息输入,评估的内容主要从间接培训效果、直接培训效果和现场培训效果三个方面来进行,间接培训效果主要是在培训完后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培训采取的方式、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技巧方面进行评价,直接培训效果的评价依据主要为考核结果,以参加培训的人员的考核分数来确定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效果,现场培训效果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情况和发生的安全事故的频数来确定。以上几项构成了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效果的综合评估数据。其一般的计算公式如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