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安全教育防护知识是正确的? (1)2005年,邓跃晖、黄伟志、何贤访等三人,因为义务反扒而结识,志同道合的一群普通人,开始团结在一起,为广州长治久安做出不懈的努力。直到2013年,平安广州正式成立,并在广州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社会公益组织,邓跃晖作为总队长,带领着大家一起,在安全教育领域继续深耕细挖,希望通过行之有效的专业课程体系,将正确、有效的安全教育知识带给每一个市民。2017年7月18日清晨,广州大雨倾盆。在番禺历奇基地,由平安广州志愿服务总队(以下简称平安广州)组织的2017年第二期暑期安全教育培训夏令营正式开营,迎来了25个孩子的第一天训练。因为大雨的缘故,原本预定的水上安全课程,改成了室内的急救训练。虽然不能到户外,但是孩子们依旧兴致勃勃,教官们寓教于乐的演示和上课方法,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调动了他们全身的神经配合。“希望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增强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且可以或多或少地将这些知识传播给身边人,这就够了。”平安广州教官组主任邵铭梁说。
在所有的社会群体中,孩子永远是一个特殊群体,而针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训练,除了其必要性和迫切性之外,还必须具备更多不同的方法和智慧。
“我们现在设定的安全教育课程,是菜单式的。每个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都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挑选适合相应年龄段孩子上的课程。大体来说,七岁以前的孩子,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防火防电、防走失bd半岛、防溺水这些,而对于七岁以后的孩子,需要进行更为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如水上安全、消防、防拐、防踩踏、交通安全、网络安全、毒品等等。”邓跃晖说,如何给孩子们上课,也是很讲究的,小一点的孩子往往坐不住,需要更多的体验式教学,而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进行更大难度的课堂教学及现场体验,目的都是希望能增强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让他们在万一遇到危险的时候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12岁左右的孩子,在我们暑期安全培训夏令营上过课之后,跟着家长外出旅行,结果在餐厅遇到大火。当时孩子的父母都吓傻了,是这个孩子随机应变,想起来教官教过他遇到火险的自救办法,把衣服打湿了捂住自己和父母的口鼻,带着父母一起逃离了火场。”邓队长说,虽然这只是一个概率性的事件,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安全教育培训是防患于未然,学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太多强烈的感受,但一旦遇到危险,所学的知识就有可能拯救自己和别人的生命。
和别的公益组织不同,平安广州不太敢起用大量的志愿者,因为安全教育培训所需要的专业性太强,如果不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是无法胜任教学任务的。但是让邓跃晖十分无奈的是,往往新的一套教学方案出来不久,刚给几个学校或社区上过课,却被有些“别有用心”之人,将课程的表面内容“山寨”了去,经过改头换面成为自己的课程,再去教学传播。其实,邓跃晖并不是心疼自己团队好不容易创作出来的知识产权被盗用,而是担心,这些被盗用的内容只是课程内容的皮毛,而关系到安全教育,往往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引起的安全隐患不可小觑。“只是通过几节课,是无法学到我们课程的精华和内涵,我就担心他们传播的东西不够准确,只会适得其反。”邓跃晖说,一想到这些,他经常着急地睡不着觉。针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培训,更是马虎不得,如果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可能存在误导,甚至错误的教育方法,所可能造成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此外,媒体的一些关于公众安全事件的报道,也会让邓跃晖经常寝食难安。“之前有媒体报道,在遇到高层建筑火灾时,建议普通民众应采用消防员的‘蛙步’式前进法,然而实际上,消防员因为在火场背负着沉重的氧气瓶等救援设备,所以只能采用‘蛙步’在保证身体负重的情况下平衡搜索前进,可是普通民众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啊,‘蛙步’的前进速度哪里比得上弯腰快步行走来的快呢?”邓跃晖说,“不管是何种突发意外情况,采用什么样的急救措施,都是有前提条件存在的,比如在遇到火灾时,到底是往楼上跑还是往楼下跑,要根据现场条件和现实情况而定,不可同一而语。还有,之前有媒体报道80多位游客在海滩手拉手救援一家九口人新闻,从事件报道的形式来看是没问题的,但是我觉得缺少专家的分析,因为在溺水事件中,我们是不赞拉人的救援模式的,这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而且这次救援成功存在一定的条件性和偶然性,但新闻报道会造们的假象,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