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录

注册账号 |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登录
bd半岛湖州:恪守精诚之道 带动产业智能崛起

  bd半岛湖州:恪守精诚之道 带动产业智能崛起一个基业常青的企业,必然有其始终恪守的精神。对于坚守传统行业的企业来说,创新,正是企业迈向“智造”的必由之路。在湖州,除了政府部门贴心服务,全程为回归企业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批优秀企业自身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既坚持传统工艺,又积极寻求创新突破,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转型升级不断、创新发展不绝。【

  顾水祥的事业与“木”的渊源颇深。10年前,他便到素有”面包之乡”的江西资溪县投身木材生意;10年后的今天,他回到德清,创办莫干山家居,开始了“二次创业”。

  资溪县有丰富的木材原料,依托于此,顾水祥通过制作板材产品在当地打出了一片天地。近年来,国内家居市场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板材的整个生产量在增加,单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却处于不断萎缩的态势,两者对比明显,顾水祥敏锐地意识到了市场的“危”与“机”,并很快调整了事业发展的方向“转战家居”。

  “在江西发展,难免面临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差异,浙江的投资环境好,政府办事效率更高,作为在外略有小成的浙江人,回乡创业是一件光荣的事。”顾水祥说,2014年底,德清一家企业整体转让,让顾水祥看到了回归的契机,在德清县商务局和开发区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短短两个月时间,投资1亿多元的升华莫干山家居顺利入驻。“德清县商务局全程提出指导性意见。上午到开发区递送相关材料,下午县政府有关部门便反馈已收到了。”顾水祥笑称这就是“德清速度”。

  定制衣柜制作难度大于橱柜,就全国来看,大品牌如索菲亚颇具市场影响力,欧派的规模大,制作材料则采用刨花板,浙江本土使用板材生产定制衣柜的企业很少,“江西的丰富板材资源是好材料基础,而浙江则有技术支撑。”顾水祥说,“用板材在浙江生产定制衣柜,就是莫干山家居的亮点所在。”

  互联网时代,如何将智能化元素融入家居生产,也是顾水祥和莫干山家居当下及未来实践的方向。在莫干山家居6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从德国引进的两条豪迈木工机械生产线正有序地生产。有别于传统家居生产方式,环保板材的封胶阶段并不产生难闻的胶水气味,通过控制面板便可将生产线产生的数据输入系统,从而保障切割板材的精确度。另外莫干山家居和南京林业大学以及广东的一家软件公司合作,不久后,通过智能化系统,业主将会看到自己所订购衣柜制作的全过程。

  不久前,莫干山家居拿到了中国电建1000多万元的衣柜定制大单,“争取两年时间,投资两个亿,生产6万套衣柜。”顾水祥对莫干山家居的未来信心满满。

  谈及“回归”的含义,先登高科80后总经理干胤杰有着独特的解读。他有英国留学的经历,先在上海工作后回到家乡湖州,是户籍层面的回归;先登高科从安徽池州回到了湖州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干胤杰也从父亲干梅林手里接过先登高科的指挥棒,工作的重心回归到两代人共同的事业上。

  2013年,先登高科作为湖州当年招商引资的8个重点项目之一回到了家乡,首先感受到了高新区更快的办事速度和更高品质的服务。由于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先登的生产车间对电力的要求很高,必须24小时不间断供电,停电一次便意味着几十万元的直接损失。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便出资200万元为先登开通电力专线,以双网供电的方式,解决了企业的用电顾虑。

  父辈吃苦耐劳、敢闯敢干的精神,创造了浙商群体今日的成绩。在干胤杰看来,年轻一代浙商除了要继承父辈的拼搏精神外,必须在创新思维和智能化生产方面有所超越。干胤杰说,在入驻产业园前的规划阶段,先登就很注重“机联网和数字化工厂”,厂房设备实现WIFI全覆盖,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空压机、水处理系统等均实现联网,通过后台对生产状态实时监测。在管理方面,先登提倡“传统企业用非传统的方式”管理,干胤杰把从英国学成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用于实际操作,“我们提倡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例如设置茶歇时间,开辟菜园子供员工自己种植,让80后、90后员工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成长的体验。”干胤杰说。

  先登高科的主要产品是车辆、轨道交通、现代物流装备用漆包线,用干胤杰的话说,“我们两代人共同奋斗,只是为了做好一根线。”西门子、林德、南车轨道交通等均是先登的合作伙伴。为了做好一根线的文章,先登注重科技投入,先后成立了省级特种电磁线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bd半岛官网,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技改和科研项目,“变频电机专用抗电晕特种电磁线”被列入国家商务部机电出口研发资金项目,“智能型高速节能伸线机”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省级新产品鉴定,“耐高温高压特种漆包铝扁线”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

  如今,先登的综合实力在全国行业中排名前列,产品出口欧美、澳洲、东南亚、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先登正以更自信的姿态迎接“智造”时代到来。

  走进位于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方家山路的辛子精工厂区,低矮的厂房和办公区,简单的绿化,看起来很不起眼,“车间可以很豪华,但门面妆扮对于辛子来说不是最重要的。目前,我们希望将更多的财力和精力用在提升制造水平上。”总经理助理卓旭东的话很朴实。

  卓旭东口中的“提升制造水平”,体现在辛子每年将利润的40%用在机器换人、智能设备引进等各种转型升级举措上。如今,在车削车间,一个工人可以同时操作十几台设备,最高时能操作21台,机器换人取得了可喜成绩。

  早在2007年,辛子精工便与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结缘,将上海、江苏以及安徽等地工厂的生产设备逐步搬迁过来,成为第一批入驻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商回归企业。“整个基地投资23亿元,最开始项目意向选在湖北黄石,后来公司决策层到全国可能的投资地考察了一遍,集体投票决定选在湖州了。”回归8年,辛子精工实际投资远超原投资计划,以并购或自我孵化的方式,形成了涵盖研发、精锻、冷辗、冷挤、精车、热处理、钢管制造等流程的23家制造业工厂,一个以轴承产品为中心的完整制造业产业链和集聚群初具规模,同时也证明了落户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轴承产品的品质体现了制造业水平的高低,我们的每个厂都有自己专注的生产零部件,打造一个完整的轴承生产产业链,利于我们把控各个生产环节,做到生产全过程的专业化、精细化。”卓旭东说,近几年来,辛子精工的销售值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从入驻之初的七八亿元,增长到如今的31亿元,预计今年能实现税收1亿元以上。

  在国内制造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辛子可谓市场中的佼佼者,这与辛子清晰的目标定位和长远的战略规划分不开,从辛子的企业文化便可见一斑:“辛”与“子”取自天干地支文化,“8+1”是辛子“追赶世界轴承八大家”的企业梦想。

  “尽管辛子在中国轴承行业已具备一定影响力,但仍处于成长期,辛子精工将继续专注于做好轴承这项事业。”卓旭东说。

  自今年3月8日打下第一根桩开始,位于湖州东林镇的汉邦科技园工地便开启了“繁忙模式”。到目前,在一期工程81亩的土地上,已完成钢构厂房三分之二的工程。工地负责人陈惠明说,主体工程竣工并完成设备调试后,将于12月底进入试生产阶段。

  据浙江汉邦机电装备集团董事长王玉标介绍,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00套新型智能化直进式拉丝机及100套相关生产线设备的生产能力,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到16亿元。“我们希望用5到10年的时间,将湖州汉邦科技园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金属制品行业专业的智能化装备制造基地。”

  作为省高新技术企业,汉邦是国内拉丝机及相关装备最大的出口企业,从事金属制品专业设备、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非标机电设备研发、制造。由于注重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良好口碑,公司90%以上的产品销往近50个国家,国际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并与意大利科研院所合作,消化欧洲的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在东林,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汉邦是带着一条产业链落户的。”原来,汉邦老基地由于过于分散,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链,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和不断攀升的订单之间反差明显,对汉邦来说,投建新项目,提高生产效率,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大事,于是,几经斟酌,汉邦带着自己产业链上的整体配套设备来到了东林镇。“这是一次整合,改变了汉邦生产效率低下的状况”。

  事实上,汉邦和东林镇的结合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近年来,东林镇始终强化对当地装备制造产业的培育力度。作为该镇今年引进的重点工业项目,汉邦的入驻与东林优化发展装备制造产业的战略契合,特别是产业链上配套企业的抱团入驻,更为当地建成装备制造生产基地夯实了基础。

  在项目推进的全过程,东林镇相关部门一直充当着贴心“店小二”的角色。项目审批阶段,国土、环保、金融、建设等部门前往现场勘察、现场指导,免去了企业因建设不合理而发生整改,加快了项目审批速度;项目建设阶段,“经常去工地转转,以便及时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更是成了东林镇相关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预见的是,汉邦将在东林制造行业发挥龙头引领的作用,为这个工业强镇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隔三差五,德清县钟管镇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会到中特智能的施工现场走一遭,了解工程进度,掌握企业需求,3.8万平方米的建设工地已成为钟管人牵挂的一片热土。这里,将成长为该镇新的制造产业经济增长点。

  “总投资6.2亿元,生产的是智能化系列染整设备,这是国内染整行业的高端装备。今后还将打造成为国内染整行业高端装备的制造基地。”对项目基建的重要性,浙江中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波这样说。

  中特智能装备项目是浙江省浙商回归重点项目,其中上海比朗占投资额的90%。“中特智能装备生产的智能化染整设备是省经信委节能、环保推广产品,就整个德清而言,中特智能装备项目并不算大,而对于钟管镇来说,已经是大项目了。”钟管镇常务副镇长沈志刚说。中特智能一直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中特染整设备的转型升级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沈志刚说。

  从今年大年初七施工至今,项目一号楼已经结顶,2号和3号车间将于10月底结顶,所有工程将于年底完工,今年内进行试生产。按照一般工程惯例,建设同等规模的项目,至少需要一年多时间,而中特智能仅用了两个月便完成了打桩及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个工程提速了20%。不仅在施工阶段,中特智能项目的建设全程都体现着“高速”特征,这与相关部门的精心服务分不开。

  早在中特智能项目引进之初,德清县便形成了以负责浙商回归项目的主要领导为首的招商队伍,多次到上海与李波对接;项目落地阶段,钟管镇更是强调以“项目为王”,所有手续均在100天内办妥,经发办的工作人员主动到工地搜集“疑难杂症”,并现场办公,限期解决项目建设的每一个问题,各部门紧密配合,当好服务项目建设的“店小二”,保证项目尽早竣工投产。如今,项目离竣工越来越近,这让李波感慨良多:“政府为项目付出的精力不比我们少,很多困难没有他们我们克服不了。企业在这样的服务氛围成长,投产后实现销售目标,我们很有信心!”

  与中特相距不远的龙虎锻造发展势头良好,公司与法国先进制造企业强强联合。对于钟管来说,中特与龙虎两大龙头企业合力形成的强大影响力,将带动本地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优质项目的落地和壮大,为加快钟管镇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探索注入强劲动力。”沈志刚说。

  3年前的5月,联东U谷将自己在浙江的第二个园区选在了湖州市,占地共1000亩。用总经理周博涛的话说,促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因为联东U谷总部有几名高管是浙江人、对浙江怀有深厚的情感外,最关键的因素是湖州市自身的潜力和优势。

  “浙江民营企业数量多、土地资源有限、对长三角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这和联东U谷发展产业集聚度高、土地利用率高的产业园区的定位相符,而湖州处于长三角中心区域,落户湖州对联东U谷拓展南方市场具有战略意义。”

  区别于传统的汽车产业配套园、信息产业园等专业定向园区,联东U谷以发展集研发办公、中试生产、生产制造、企业定制、产业配套的综合性园区为方向,可以承载各行各业的研发、生产、营销等不同诉求,这也是联东U谷对产业微笑曲线的“U”式阐释。

  针对产业园区的落户土地政策有一定的特殊性,既和房地产企业用地性质不同,又区别于工厂企业,“找不到相应的政策配套,需要一些政策方面的创新,才能照顾到联东U谷的项目业态。为此,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到了大胆创新。”周博涛说,就项目审批流程来说,在其他地方多数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办妥,而在湖州,联东U谷走完所有流程仅用了一周。

  如今,占地312亩的一期项目首批次工程已基本开发完成,日本艾恩比橡塑科技、德国麦茨机械、杭州威能润滑油等10几家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企业即将入驻。吸引优秀企业入驻,是联东U谷提升园区整体影响力的关键环节,今年9月份,园区将派出招商团队到德国斯图加特招商,与那里前期对接过的40多家意向企业再次接触,希望为园区注入先进的“德国制造”元素。

  联东U谷除了派团队主动接洽招商,线下招商也做足了功夫。如今,联东U谷打造的“U谷招商网”招商中介平台,已经累积了30多万家客户,为吸引优质企业奠定了数据基础。“一些德国和日本的企业入驻,带动了相熟企业入驻,从而使产业园形成以商引商的氛围,线上招商也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湖州市有关领导对联东U谷的招商努力给予积极评价。“联东U谷将成为湖州外资企业最集中的地方。”周博涛自信地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