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半岛·体育民营经济“含量”最高的省份不是粤苏浙闽今年以来,湖南经济增速连续三个季度跑输全国大盘,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在GDP十强省份中居倒数第二。此番“顶格”发力扶持民营经济,能否助其扭转局面?
说到这个问题,不少人会想到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民营经济大省,却很难联想到来自中部的湖南。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3.39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全省GDP比重达到69.7%。
这个数字,比第二名福建还高出0.3个百分点,在已公布数据的省份中排名第一。换句话说,湖南全省近七成GDP都来自民营经济,这也决定了其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就在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从6个方面提出30条具体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除了实打实的政策支持,党政领导密集调研座谈、招商引资“组合拳”频出当地近年对民营经济和民企的重视程度可谓空前。
今年以来,湖南经济增速连续三个季度跑输全国大盘,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在GDP十强省份中居倒数第二。此番“顶格”发力扶持民营经济,能否助其扭转局面?
时间拉回到1980年。当年6月,原在长沙房地产管理部门工作的李静,停薪留职从事个体经营,成为全国第一个由省长批准同意的个体工商户。
同一年,湖南邵东人曾小山以仅有的2000元钱,在家乡流泽镇创办湖南第一家民营企业邵东流泽铝制品厂。
在曾小山创业6年后,在洪源机械厂就职的梁稳根拉着校友唐修国、毕业于哈工大的毛中吾和洪源厂计量科助理工程师袁金华一起,毅然放弃“铁饭碗”,决定自己办厂。三一集团就此萌芽、发轫,直至成长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
到2012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12518.48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6.5%。这一比重虽然已高于全国水平,但和其他几个民营经济大省相比并不算突出2012年,河南、福建、浙江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68.5%、66.7%、63.8%,均明显高于湖南。
2021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增至2012年的2.58倍,占GDP比重从10年前的56.5%提高至70%;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75%,比2012年提高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上缴税金2851亿元,增长133.3%。
2022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3.39万亿元,GDP占比略降至69.7%,但相比2012年已经反超河南、福建、浙江,在全国各省份中明显领先。
从规模看,湖南民营经济总量反超四川,并进一步拉开与湖北的差距,从2012年领先700亿元增至2022年约4800亿元。
在湖南省内各领域发展中,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8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额;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民营企业占比超90%;全省连续三年实施的十大产业项目、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中,由民企牵头的占一半以上
至此,湖南民营经济的“76999”发展格局也已成型:民营经济占据全省7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90%以上的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90%以上的新增企业市场主体数量。
就民营经济规模而言,湖南与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份仍然差距较大,2022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仅相当于江苏、广东、浙江的47.8%、48.6%、65.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湖南常住人口位列全国第7,企业、个体户数分别为87.2万户、327.7万户,合计414.9万户,总数排名全国第11位;企业、个体就业人数分别为514.4万人、535.1万人,合计1049.5万人,总数居全国第15位。
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湖南共7家民营企业上榜,不仅在全国排名靠后,在中部6省中也仅高于江西、与安徽并列倒数第二。从入围名次看,7家湘企中,只有三一集团以68名跻身前100强。
2022年三湘民营企业百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湖南省民营经济营业收入总额和资产总额均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营业收入总额为10780.22亿元,增长23.89%。相比之下,湖北民企百强营收16684亿元,安徽14939.65亿元,河南14189.46亿元。
从入围门槛看,湖南2022年百强民企“守门员”的营收为21.9亿元,湖北、安徽、河南则分别达39.1亿元、55.3亿元、30.92亿元。
此外,公开数据显示,湖南民营经济规上工业营收排名全国第12、中部地区第5;规上工业利润排名全国第16、中部地区第6。湖南非公工业企业R&D人员占其从业人员比重仅3.3%,比国有控股企业低2.6个百分点,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反映到经济数据上BD SPORTS,2022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4.3%,落后经济增速(4.5%)0.2个百分点。在反映民营经济景气状况和市场信心的民间投资方面,湖南2021年、2022年增速分别为9.6%、8.5%,今年上半年下滑至3.5%。
今年以来,湖南GDP增速连续三个季度跑输全国平均线,与民营经济、民间投资增长动力不足等原因不无关系。
梳理公开报道不难发现,在此次《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之前,湖南已频频发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早在去年初,湖南就以“罕见的力度”在全国率先出台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和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到2025年末,全省市场主体达到800万户,其中企业220万户,实现“十四五”期间企业主体翻番倍增目标。补短板的意味十分明显。
今年初,湖南又发布“稳增长20条”,提出“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其中多项举措意在全力帮扶实体经济,为市场主体纾困赋能。同时,强调支持民间投资,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的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争取安排1亿元用于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
据统计,全球超400万湘商,产业遍布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2017年实施“湘商回归”工程以来,湖南累计引入湘商项目投资近2万亿元。
公开报道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湖南省委沈晓明已先后五次与民营企业家和湘商代表面对面座谈,还将座谈会场搬到了上海、深圳、北京等地,邀约企业家回湘投资创业。
上述“稳增长20条”也在招商引资上给予湘商礼遇,提出对湘商上市企业集团总部整体回迁的,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
努力的成果已经显现。仅今年春节期间,湖南就通过举办2000多场恳谈会、座谈会、项目洽谈会等,达成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项目600多个,协议投资额2300多亿元。2022年,湘商回归投资新注册企业953家,到位资金4475亿元。今年上半年,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598家、同比增长40.4%。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湘商回归,意味着更多“湘字号”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人才回聚、总部回建,背后传递的是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